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邢台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知
来源:邢台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2/12/27 9:21:01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根据2022年省级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22年在我市17个县(市、区)开展耕地质量长期监测工作,共设置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110个,经汇总分析监测点数据,编制形成《2022年度邢台市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现印发给你们。
附件:邢台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2022年12月27日
附件:
邢台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根据2022年省级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22年继续在我市17个县(市、区)开展耕地质量长期监测工作,共设置监测点110个,其中长期监测点55个、辅助监测点55个。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我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在北纬36°45′-37°48′,东经113°52′-115°50′之间,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
(二)自然条件
我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3.9℃。≥0℃积温,山区为4455℃,平原为5008℃。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359.7h,太阳总辐射量年平均在5477-5553MJ/m2,年生理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平均为2683.7-2721 MJ/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5.1mm,降水总量为65.41亿m3。
(三)地形地貌
我市地处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自西而东山地、丘陵、平原阶梯排列,三者比例2:1:7,山地面积占14.21%。丘陵占15.29%。平原占70.50%,其中山麓平原占31.78%。低平原占38.72%。
(四)耕地质量
全市耕地面积598060公顷,1、2、3、4、5、6、7、8、9、10级耕地的面积分别为72公顷、20820公顷、145060公顷、158493公顷、167785公顷、66279公顷、20894公顷、16736公顷、1202公顷、719公顷,所占全市耕地面积比例分别为0.01%、3.48%、24.26%、26.50%、28.05%、11.08%、3.49%、2.80%、0.20%、0.12%,通过加权平均得出全市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42级。
(五)土壤类型
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地形、母质、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作用,再加上长期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迁移转化不均一性,所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土壤分类为:7个土纲,12个土类,24个亚类,67个土属,103个土种。见表1
表1 邢台市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情况(hm2)
土类 | 亚类名称 | 土种个数 | 面积 | 占总面积% |
棕壤 | 棕壤 | 7 | 29730 | 2.48 |
棕壤性土 | 3 | |||
褐土 | 褐土 | 8 | 427000 | 35.68 |
淋溶褐土 | 5 | |||
石灰性褐土 | 12 | |||
潮褐土 | 10 | |||
褐土性土 | 6 | |||
潮土 | 潮土 | 10 | 652497 | 54. 50 |
湿潮土 | 4 | |||
脱潮土 | 7 | |||
盐化潮土 | 6 | |||
碱化潮土 | 4 | |||
砂姜黑土 | 石灰性砂姜黑土 | 3 | 4075 | 0.3405 |
沼泽土 | 沼泽土 | 1 | 388 | 0.0324 |
水稻土 | 潜育水稻土 | 2 | 600 | 0.0501 |
盐土 | 草甸盐土 | 2 | 3180 | 0.265 |
红粘土 | 红粘土 | 1 | 135 | 0.0113 |
新积土 | 冲积土 | 2 | 10045 | 0.8394 |
风沙土 | 草甸风砂土 | 5 | 30219 | 2.53 |
粗骨土 | 酸性粗骨土 | 1 | 28650 | 2.39 |
中性粗骨土 | 1 | |||
钙质粗骨土 | 1 | |||
石质土 | 酸性石质土 | 1 | 10505 | 0.88 |
(六)种植情况
全市耕地面积897万亩,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1155.8万亩,棉花播种面积66.1万亩,粮食总产量493.83万吨。是河北省粮棉大市,农产品加工强市,重要的畜禽、林果和蔬菜生产基地,素有“棉海粮仓”之称。
二、项目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一)监测点设置
按照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每10万亩耕地设置1个监测点要求,我市设置长期监测点、辅助监测点共110个,其中粮棉监测点106个,蔬菜监测点4个。
(二)调查取样。
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土壤样品采集在2022年9-10月开展,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完成监测点样品采集,剖面调查。过2mm尼龙筛后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监测点设2个处理小区,即:常规施肥区、长期不施肥区。(1)常规施肥区。选择面积不小于333.3m2的地块进行定点观测,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水平、作物产量能代表当地平均水平。(2)长期不施肥区。在监测地块中,划定一小区作为长期无肥区。旱地小区面积66.7m2以上,用设置保护行、垒区间小埂等方法隔离;为防止串水串灌,无肥区实行单灌单排,菜地不设置无肥区,辅助监测点不设无肥区。
(三)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析方法标准
项目 | 方法标准 |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贮存 | NY/T 1121.1 |
耕层厚度 | GB/T 33469 |
容重 | GB/T 33469 NY/T 1121.4 |
pH | NY/T 1121.2 |
有机质 | NY/T 1121.6 LY/T 1228 |
全氮 | NY/T 1121.24 |
水解性氮 | LY/T 1228 |
有效磷 | NY/T 1121.7 |
速效钾、缓效钾 | NY/T 889 |
三、耕地质量监测结果
2022年度全市共建立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位110个,其中粮棉监测点106个,蔬菜监测点4个。通过田间采样、检测及开展对比试验,监测结果如下:
(一)土壤理化性质
1、耕层厚度
耕层是作物根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厚度影响渗入土壤的水分总量、作物的营养库容量、地表径流、水分蒸发、土壤气体交换和作物出苗等,对作物产量有重要影响,是表征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棉粮监测点位耕层厚度在17-28cm之间,平均为18.7cm,较2021年18.6cm增加0.1cm,增0.54%。
2022年蔬菜监测点位耕层厚度在28-30cm之间,平均为29cm,较2021年30cm降低1cm,降3.33%。
2、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含水量、通气性以及矿质元素的运移,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是用来评价土壤耕作质量和栽培管理的重要指标。
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棉粮监测点位土壤容重在1.15-1.59g/cm3,平均为1.37g/cm3。与2021年持平。
2022年蔬菜监测点位土壤容重在1.25-1.37g/cm3,平均为1.32g/cm3。较2021年1.34g/cm3下降0.02g/cm3,降1.49%。
3、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pH)是土壤形成和熟化培肥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土壤养分存在形态和有效性、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动以及作物生长发育都有很大影响,大多数作物适宜生长在微酸至微碱性土壤中。
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棉粮监测点位土壤pH范围在7.2-8.6之间,平均值为8.1。较2021年8.0增加0.1,增1.25%。
2022年蔬菜监测点位土壤ph范围在7.3-8.3之间,平均值为8.0。较2021年7.9增加0.1,增1.27%。
(二)土壤养分现状
1、有机质。2022年棉粮监测点位土壤有机质范围在3.12-34.7g/kg之间。按照河北省分级标准,1级(高)水平(>25.0g/kg)点位占比10.4%;2级(较高)水平(20.0~25.0 g/kg)点位占比29.2%;3级(中)水平(15.0~20.0 g/kg)点位占比31.1%;4级(较低)水平(10.0~15.0 g/kg)点位占比23.6%;5级(低)水平(≤10.0 g/kg)点位占比5.7%。
2022年全市棉粮监测点位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8.7g/kg,较2021年平均值18.6g/kg增加0.1g/kg,增0.5%。
2022年全市蔬菜监测点位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25.1g/kg,较2021年平均值36g/kg下降10.9g/kg,降30.28%。
2、氮素。氮素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首,土壤供氮不足会引起农产品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土壤氮素含量变化是农田人为控制程度较高的土壤肥力因素,与有机质有良好的相关性。
(1)全氮。土壤全氮,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含量之和,包括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
监测结果表明,2021年监测点位土壤全氮范围在0.23-2g/kg之间。 1级(高)水平(>1.50 g/kg)点位占比8.5%;2级(较高)水平(1.20~1.50 g/kg)点位占比37.7%;3级(中)水平(0.90~1.20 g/kg)点位占比32.1%;4级(较低)水平(0.60~0.90 g/kg)点位占比18.9%;5级(≤0.60 g/kg)点位占比2.8%。
2022年全市棉粮监测点土壤全氮平均值为1.13g/kg,较2021年持平。
2022年全市蔬菜监测点土壤全氮平均值为平均值1.4g/kg,较2021年平均值2.15g/kg降低0.75g/kg,降34.88%。
(2)碱解氮。碱解氮又叫水解氮,它包括无机态氮和结构简单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氮,它可供作物近期吸收利用。
监测表明,2022年棉粮监测点位土壤碱解氮范围在44-145mg/kg之间, 1级(高)水平(>140 mg/kg)点位占比1.0%;2级(较高)水平(110~140 mg/kg)点位占比28.3%;3级(中)水平(80~110 mg/kg)点位40.4%;4级(较低)水平(50~80 mg/kg)点位占比29.3%;5级(≤50 mg/kg)点位占比1.0%。
2022年全市棉粮监测点土壤碱解氮平均值为96mg/kg,较2021年平均值84mg/kg增加12mg/kg,增14.29%。
2022年蔬菜监测点土壤碱解氮平均值为139mg/kg,较2021年平均值127mg/kg增加12mg/kg,增8.63%。
3、有效磷。土壤有效磷是当季作物从土壤中主要吸收的磷,其含量标志土壤的供磷水平,也是因土施用磷肥的参考依据。
监测表明,2022年监测点位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在1.3~88mg/kg之间。按照河北省分级标准,1级(高)水平(>30.0 mg/kg)点位占比27.4%;2级(较高)水平(25.0~30.0 mg/kg)点位占比13.2%;3级(中)水平(15.0~25.0 mg/kg)点位占比21.7%;4级(较低)水平(10.0~15.0 mg/kg)点位占比21.7%;5级(≤10.0 mg/kg)点位占比16.0%。
2022年全市棉粮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平均值为22.9mg/kg,较2021年持平。
2022年全市蔬菜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平均值为133mg/kg,较2021年平均值237.4mg/kg下降104.4mg/kg,降43.98%。
4、钾素。钾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同时也是土壤中常因供应不足而影响作物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1)速效钾。速效钾是衡量土壤钾素供应能力的主要指标,其含量受施肥、基质、气候条件等影响,监测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趋势,对合理利用钾肥,提高施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表明,2022年棉粮监测点位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在50-689mg/kg之间。按照河北省分级标准,1级(高)水平(>130 mg/kg)点位占比68.9%;2级(较高)水平(115~130 mg/kg)点位占比13.2%;3级(中)水平(100~115 mg/kg)点位占比7.5%;4级(较低)水平(85~100 mg/kg)点位占比4.7%;5级(≤85mg/kg)点位占比5.7%。
2022年全市棉粮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平均值为210mg/kg,较2021年平均值186 mg/kg增加24mg/kg,增12.9%。
2022年全市蔬菜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平均值为443mg/kg,较2021年平均值817mg/kg降低374mg/kg,降45.78%。
(2)缓效钾。缓效钾也叫非交换性钾,是评价供钾潜力的指标,也是速效钾的补给来源。
监测表明,2021年监测点位土壤缓效钾含量范围在517-2714mg/kg之间。按照河北省分级标准,1级(高)水平(>1200 mg/kg)点位占比11.3%;2级(较高)水平(1000~1200 mg/kg)点位占比13.2%;3级(中)水平(800~1000 mg/kg)点位占比42.5%;4级(较低)水平(600~800 mg/kg)点位占比28.3%;5级(≤600mg/kg)点位占比4.7%。
2022年全市棉粮监测点土壤缓效钾平均值为922mg/kg,较2021年平均值986mg/kg降低64mg/kg,降6.49%。
2022年全市蔬菜监测点土壤缓效钾平均值为1226mg/kg,较2021年平均值1583mg/kg降低64mg/kg,降6.49%。
四、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肥力水平总体仍处在较低水平,土壤有机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据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能达到稳产的最低土壤养分目标为有机质16 g/kg、有效磷30 mg/kg、速效钾110 mg/kg。我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全市平均值仅18.4g/kg(3级水平),超过35.45%的监测点有机质含量不足16g/kg;有效磷平均含量22.9 mg/kg,超过70%的监测点有效磷含量不足30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210 mg/kg,超过12.73%的监测点速效钾含量不足110 mg/kg。
(二)土壤物理性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全市耕层厚度小于20厘米样点比例近60%,不符合高产要求。同时,浅层点位多分布在平原地区主产区,一些县耕地耕层厚度多为 17 厘米至18厘米,制约了粮食产能的发挥。同时,旋耕深度浅、机械压实,进而造成土壤容重高、耕层坚硬,影响了根系穿插和作物生长。全市有 35.45%的点位土壤容重超过 1.4g/cm ,多集中于平原的粮食主产区,需要深耕深松。
五、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合理调控耕地质量。合理减少氮磷钾施用量,可以保持作物产量和耕地质量维持较高水平,降低污染风险。按照“增有机、减无机、配中微”的原则,重点做好科学施肥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精准施肥减量增效。随着作物产量和耕地质量的不断提升,施肥配方出现氮磷钾过剩、中微量元素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优化施肥配方,提升施肥效果。要继续开展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地力水平肥料效应试验,注重中微量元素的施肥效应,减少化肥用量,调整施肥大配方。二是有机肥替代减量增效。重点在水果优势产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充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耕地质量。重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果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有机肥替代模式。三是转变施肥方式减量增效。因地制宜推广滴灌、喷灌、微喷灌等不同形式的灌溉施肥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着力改进施肥方式方法,重点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分层施肥等机械化施肥新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四是大力推广新型肥料。推广新型(功能性)肥料,如秸秆腐熟剂、微生物菌剂、缓控释肥等,减少化肥投入,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培肥地力,稳步提升耕地质量。
(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促进土壤肥力提升。重点实施以下建设内容:一是平整土地。将分散的“巴掌田”建成平坦开阔的标准方,以利于规模种植和农机作业;二是改良土壤。重点在黑龙港区域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基础肥力。三是完善灌排设施。围绕农田节水,采取灌溉排水与节水措施,推广滴管、喷灌和水肥一体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加强田间机耕道建设,提高农田通达度,缩短农机作业时间。五是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搞好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六是完善农田输配电设施,提高农田保障标准。
(三)大力推广农机深松耕作业。深厚、松紧适宜的土层,有利于植物根系下扎和增加水肥吸收,增强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有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监测表明,深松达到 30 厘米的地块比未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多蓄水 400 立方米,伏旱期间平均含水量提高 7 个百分点左右,作物耐旱时间延长 10 天左右,小麦、玉米等作物平均产量增加 10%左右。重点在平原地区推广农机深松耕深翻作业,打破坚硬的犁底层,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耕地质量。质地为黏土、壤土的耕地,当土壤容重超过 1.4g/cm 、影响作物生长时应适时深松耕,一般每 3 年作业一次。20cm 以下为砂土的耕地不宜深松耕。
(四)推广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做好耕地地力跟踪监测。继续加大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推广力度,逐渐覆盖经济、园艺等作物。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技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和完善现有监测网络,丰富监测内容,做好长期定位调查与监测,对耕地质量提升各项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重点开展粮食产能与耕地质量监测对比,以及土壤养分积累、肥料利用率和耕地承载预警监测。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