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业 物价 病虫

“十大专项行动”之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邢台日报 发布时间:2020/8/25 9:47:07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描绘出我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如何实现蓝图?全会明确提出“十大专项行动”,开展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行动是其中之一。 

       开展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行动,如何发力?怎样强力推进?全会明确提出,、“千斤粮、万元钱”工程、城市经济加速成长工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工程、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工程、“夜经济”活力工程、园区平台能级晋升工程、全员素质锻造提升工程、民生福祉兜底保障工程,切实增加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扎实做好脱贫后的“防贫防返贫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开展项目“双进双产”工程

       打造高质量赶超发展“主引擎”

       投资2亿元的工厂化食用菌项目投产;东留善固园区新落成的光明食品集团生猪饲料厂,猪饲料“面世”后,被分运到各个生猪养殖基地“备餐”;总投资1.2亿元的生猪饲料厂项目建成投用……继全球单体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华北包装生产基地等优质项目投产达效之后,短短1个月时间里,光明农业产业化项目接二连三落地临西县。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推进项目“双进双产”工程,查找问题、强化举措、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项目“双进双产”工作质效。“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描绘出了我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是核心。”任泽区委书记李海林表示,任泽区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动项目“双进双产”,完善在谈促签约、签约促开工、在建促投产三张清单,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第一时间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包联帮扶;以“六促”求快,对中化农业、金牛食品半干面等重点在建项目,制定细化到月到周的进度计划,促项目储备入库、促省市重点项目、促施工进度、促包联督导、促投产达产、促入统入规;以“六盯”求实,完善督导考核机制,一周一调度、半月一踏查,盯项目形象进度、盯支出明细、盯建筑施工用电、盯建筑单位税收、盯固投入统、盯设备发票,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全速建设推进、尽快达产达效。 

       “抓住重点项目的‘双进双产’,就抓住了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清河县委书记王俊红说,清河要坚定不移地把抓项目“双进双产”作为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主引擎”和核心内容,全县新增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5个。要坚定不移开展“招商选资”。一是“招大引强”,主攻“中”字头、“国”字号企业,特别是瞄准国内500强企业,行业100强企业;二是“清商回归”,充分发挥清河在外商会多、资源多、人脉广的优势,大力实施清商回归“凤还巢”;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让现有企业把贸易伙伴转变为投资伙伴,增投入、上项目,上大项目、上新项目。要坚定不移抬高准入“门槛”。当前必须加大“五未”用地处置力度,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理念,坚守“一高两低”门槛和“234+1.5”标准不动摇,确保引进项目“大好高优”。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源头活水。作为全市“十大专项行动”之一,开展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行动,推进项目“双进双产”,既浚泉源,又固根本。“宁晋县将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推动重大工作落实,体现大县担当,全力推动项目‘双进双产’,倒逼存量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在全市高质量赶超发展中争当示范。”宁晋县委书记唐树元表示,未来三个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建设期”,他们将以项目化推进工作,以入统项目数量、全社会投资、工业投资大幅提升为标准,努力在项目建设上实现大突破。

       推进“千斤粮、万元钱”工程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日前,在任泽区邢湾镇刘家庄村盛世合作社种植基地的大棚里,拉甜瓜的车辆来往穿梭。 

       “我们的甜瓜是博洋九号系列的,亩产1万公斤。春节后开始上市,平均4元一公斤,一亩地可收入4万元。此外,哈密瓜、豆角一亩地可收入1.2万元,西瓜一亩地可以收入2.5万元。”盛世合作社副理事长孟洪泽说,合作社有99个果蔬大棚30个日光温室,蔬菜瓜果冠以“仓序”品牌,销往北京、石家庄等地大型商超,订单销售,供不应求。 

       盛世合作社经过10年的发展已有社员1668户,辐射全县8个乡镇136个村,种植面积达10万亩。盛世合作社一亩地种出了“万元钱”。 

       今年以来,我市实施“千斤粮、万元钱”行动,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新引擎。出台了《邢台市2020年“万元钱”种植业推进方案》,重点在宁晋县、柏乡县、南和区、临西县、隆尧县、广宗县、巨鹿县、南宫市等特色蔬菜生产大县(市、区)发展食用菌、西葫芦、西瓜、甜瓜和黄韭等优势产品。发挥“巨鹿金银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金银花市场流通集散地优势,稳步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不断扩大麻山药、半夏等高效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发挥我市苹果、梨、葡萄等传统果品生产优势,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轻简化外向型基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第一产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49.5%,排名均列全省第一位;全市新增“万元钱”产业面积11.34万亩,发展优质强筋小麦102万亩。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为我们如何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斗志。农业部门将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拉高标杆、拼搏竞进,奋力开创新时代赶超发展新局面。”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路随增说,“千斤粮、万元钱”行动主要是指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稳产能、保产量、优结构,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亩均增收200元;在功能区外抓特色、提效益、促增收,发展高效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亩产值达到1万元以上。2020年,全市计划新增“万元钱”产业面积36万亩,并采取卫星遥感+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五确定”(确村庄、确地块、确面积、确品种、确新增)标准逐块进行核实。他们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新引擎。 

       “开展全民增收行动,是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重要内容。”隆尧县委书记郑传记说,他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促进全民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万元钱”项目,持续扩大高效蔬菜等亩产值超万元的特色作物种植规模,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空间等平台,多元化培育创业主体;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多管齐下增加群众收入。

       开展“夜经济”活力工程

       激发城市新动能

       烤肉料理、臭鳜鱼三吃、啤酒音乐餐厅……走进市中心的一条美食街,各类特色美食云集。美食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组成了一幅美丽繁华的城市夜景,散发着牛城的独特魅力。 

       商场繁华时尚,街巷文化味儿十足。我市不断发展的“夜经济”为今夏的夜晚增添了许多新亮点。“‘夜经济’活力工程,激发出我们这座城市的新动能。”市商务局副局长夏会彪表示,“夜经济”已成为促消费、稳经济的重要载体。下一步,他们将着力建设提升一批特色突出、品质高档、环境优美的夜间经济载体,打造形成消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开放活跃的“夜经济”体系,全力推动“夜经济”活力工程高质量发展。 

       全会提出,要开展城市经济加速成长工程、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工程、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工程、“夜经济”活力工程等等,切实增加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到2022年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位次较2019年前移5个位次,达到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位次较2019年前移4个位次,达到第5位。 

       南和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韩明智表示,要加快培育发展新个体经济、微经济、地摊经济、夜经济,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都市农业、“万元钱”农业,持续提升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政策性收入;加快建设全市环境最美、业态最优、生活最舒适、群众最满意的美丽新南和。

       扎实做好脱贫后的“防贫防返贫”工作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想不到政府一直在关注着我家情况,主动帮我家解决问题。我不用担心返贫了。”临城县赵庄乡双石铺村的王小毛说起自己一家最近获得的各方面救助,心情很激动。 

       今年73岁的王小毛因患慢性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顾,家庭收入不稳定。该村的防贫防返贫预警员郝志彬闻讯主动登门了解详细情况,填写《预警信息登记表》上传。县防贫中心收到预警信息后很快分发给所在乡镇,并上报县有关部门,经全方位核查确认符合条件,决定对其启动救助程序,由保险公司、民政、乡政府为该户办理了长期护理险和低保,为户主的儿子王新路安排了公益岗位。经事后回访确认:该户贫困风险有效消除,达到防贫效果。 

       这是我市防贫防返贫机制及时发挥作用的一个例子。今年以来,我市把防贫防返贫与脱贫攻坚放在同样重要位置,构建“114”防贫防返贫监测预警评估保障救助体系,即:建立一套工作推进机制,设定一套预警监测标准,健全防贫险、长期护理险、政策救助、社会救助四项保障机制,实现防贫防返贫及时预警、快速反应、分类施治。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吹响了邢台新时代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号角。”市扶贫办党组书记韩志强说,“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114’防贫防返贫保障体系,建好用好市级防贫防返贫大数据平台,聚焦相对贫困人口,强化组织保障,优化工作程序,健全救助机制,织密织牢防贫防返贫保障网,确保致贫、返贫人员及时得到救助,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韩志强表示,全面贯彻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必须深入学习理解“一三五十”总体思路,努力形成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按照“提神、提速、提质、提效”八字要求,他们将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继续抓好产业就业科技扶贫工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户收入,不断巩固提升已有脱贫成果。二是在防贫防返贫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我市防贫防返贫工作机制,织密织牢防贫防返贫保障网,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贫困人口不致贫。三是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下功夫。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编制“十四五”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规划,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推动全市所有乡村全面振兴。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