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小镇红彤彤的日子
来源:邢台日报 发布时间:2020/7/15 10:16:54
“一体两翼小河庄、欧陆风情黄儿营、四化白木、林中连邱……”仲夏时节,记者走进被称之为红彤小镇的宁晋县贾家口镇,看到的是一派美丽乡村的诱人景色,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致,美不胜收。
电线电缆是宁晋县贾家口镇的支柱产业,红彤即线缆产业主材红铜的谐音,也代表了人民对“红彤彤日子”的向往与追求。2019年,贾家口镇被确定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一年来,这个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
“迈好乡村振兴第一步,关键要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5个关键词20个关键字的总要求,做好典型引路、样板示范,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线面联动,打造乡村发展升级版,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贾家口镇党委书记刘永宁说,“我们以打造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城镇、宁晋副中心、产值超500亿元的工业聚集区为目标,培树示范区样板,向乡亲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产业兴,村民富
每天清晨,黄儿营西村村民宁国强都会早早起来,活动一番筋骨后,骑上自行车去上班。
“我现在和城里人一样,每天到宁联集团上班,每个月有七八千块钱的收入,比外出打工挣得还多,而且还能照顾家里,再加上地里的收成,1年下来挣10万块钱不成问题。”宁国强干劲十足。
宁国强所在的村子是全国闻名的电线电缆专业村,村支书宁小五筹资3.6亿元,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宁联创业辅导基地,像宁联集团这样入驻该基地的企业有120余家。
现在,贾家口镇电线电缆从业人员达到1万余人,产品畅销全国出口欧美,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著名商标43个,省级研发中心4个,形成产品研发、原料供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是中国四大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该镇在抓转型升级,延链条、转方式、优产品,实现由电缆大镇到电缆强镇的转变的同时,注意抓创新驱动,引人才、上项目、强后劲,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项目,打造除电缆行业以外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6年镇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2019年镇财政收入2.2亿元,经济社会实现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跨越”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该镇共获取招商信息36条,已签约项目3个。镇村两级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截至6月底,该镇共完成财政收入12444万元,同比增长7.8%,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善治理,乡村旺
产业有了,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有效的乡村治理成了关键。
“从这条路往前,一拐就到了。”近日,宁晋县的老张带着两个儿女来到黄儿营西村的新时代教育实践基地,参观游览。“真没想到,这个教育基地建设得这么好!”一幅幅壮丽的党史画卷,让老张和孩子们感触颇深。出了展区,老张又带着孩子们直奔不远处的荷花池,此时荷花朵朵绽放,绿油油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记者了解到,黄儿营西村突出“红色生态”特点,结合村内浓郁商业氛围进行打造,投资900万元建设十里红色长廊,把贾家口基层阵地建设成为耀眼的“红色名片”。
与黄儿营西村不同,小河庄村则立足“乡村景观”,现在根据村情打造的小河庄生态庄园已初具规模。目前,该村投资100万元修建了党建主题广场、投资600万元建设“一户一品”20户现代化商铺主体。同时,小河庄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期、现代农业体验中心二期、关公主题公园都在抓紧建设中……如今的小河庄村,环境美、产业强、精神足,呈现出一幅生态、绿色、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图景,托起了农民群众的小康之梦。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搞出特色,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才能挺起来!”在小河庄村党委书记鲁学志看来,产业发展的成功,不仅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全村群众的凝聚力。现在,户户有特色,人人有增收,许多村民感慨:“不用东奔西走,旅游就来贾家口!”
环境美,乡风淳
在宁晋县贾家口镇小刘村,一进村就见到了焕然一新的村口标识。一栋栋村居排列整齐,道路干净整洁,小游园里姹紫嫣红,村民们有的带孩子嬉戏,有的趁着好时光赏花。
“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提起过去,小刘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虎说,“前几年我们村道路硬化得少,一到下雨天,泥泞的道路让人踩不下脚,垃圾、污水遍地,环境很差。经过我们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村现在越来越整洁,越来越美丽。”
近年来,贾家口镇以环境改善为基础,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一边进行环境生态整治,一边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垃圾实行分类处理、排污管道安装到户、违章建筑统一拆除、道路拓宽提升改造。常态化开展“一日一曝光,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观摩”行动,督促工作落实。打造一条“村村皆可连,村村有精品”环境卫生精品路线,村村相连,一走到底。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清理清运垃圾3000余立方米,清除杂草7500余平方米,清除各类私贴乱画1500余平方米,环卫已实现外包。
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支点。环境整治需要村干部、党员带头,引导全村人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今的白木村,无论是环境整治,还是村庄建设,只要是村里的事,那就是每个村民的大事。“开会的时候整齐肃静,干活的时候全民动员。”白木村党支部书记宁保善说,现在的白木村村民团结一心,村庄环境变美,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日子越过越美了,红铜里藏着我们红彤彤的好日子呢。”刘永宁感慨地说。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