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市大力发展种养一体、间作套作—— 土地“生金长银”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邢台日报 发布时间:2020/6/24 10:21:28
鱼菜共生,林下间作,让一亩地产生多重效益。
我市围绕“千斤粮、万元钱”总体要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亩均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鱼菜共生 生态富民
从当初的简易大棚,到可调温大棚,再到现在的鱼菜共生大棚,新河县刘秋口村民刘学忠见证了香菇大棚的逐步升级。
刘学忠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地能手,五亩责任田是他的唯一收入来源。2019年,村里提出要建鱼菜共生大棚。刘学忠第一个报了名,“新时代了,咱不能坐井观天,要当新型职业农民。”他跟着村双委班子一起建鱼塘、建大棚。为选好合适的鱼苗,刘学忠到处联系、翻阅书籍,进行比较,最终选定了适合弱光、能适应低温的武昌鱼。
当年底,鱼苗入塘、菌棒入棚,刘学忠脸上笑开了花:如今是上下两层收入。回顾村里大棚的演变,刘学忠感慨地说:农民要想多收入,就得技术常新。只有不断进行观念的更新,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2013年,村集体要把养香菇作为扶贫产业来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找上门来,想让他带头学习技术,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村党支部书记再三游说,他很不痛快地答应下来。村里组织他带着人去香河、阜平等地参观,他深受触动:“种香菇比种玉米小麦收入强多了!他们能种香菇,为啥咱就不行?”
2014年,村里正式决定种香菇,在村南绿化通道树林里建起了简易大棚,从香河请来了技术指导。刘学忠得着了学习机会,每天与“师傅”形影不离,生怕有遗漏。很快,刘学忠就学成出师,当季香菇收获,刘学忠更有了信心。
2018年,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该村建起了高标准香菇大棚,刘学忠成了全村香菇大棚的技术负责人。
如今,刘秋口香菇实现了干鲜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通过商贩销往北京、石家庄、邢台等县市,而且已经登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设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拿到了全国各地的订单。
林下种菌菇 增收多条路
“一亩地产大球盖菇4000多斤,除去成本能卖8000多元,俺种了19亩,一年收入15万元以上。”临西县吕寨镇石佛寺村向仝双夫妇乐得合不拢嘴,“当初跟着‘龙头’走,这条路选对喽!”
向仝双说的“龙头”是临西县东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采取“种植+加工+销售+技术服务”模式,做各类菌菇的培育、种植和推广。去年10月份,石佛寺村与该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利用村边高速路绿化带种植大球盖菇,第一批种植了400多亩。
“菌种亩投资3000元左右,亩产4000—5000斤,能卖到1.2万元,一亩地能挣七八千元。”东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员张宏光介绍说,林下种植大球盖菇所使用的原料是农户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剩下的秸秆,公司一年能从百姓手里收购8000多吨,直接给农户带来80多万元“变废为宝”的收益。
公司设立了中科院院士朱玉贤教授院士工作站,为农户提供菌种、配料、技术和销售全链条服务,并邀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对种植农户开展技术培训,真正让农户成为种管大球盖菇的行家里手,为持续增收“打包票”。
大球盖菇收获后,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全部收购,一级鲜菇销往北京、干菇销往云南昆明、盐水菇出口到巴西,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林下种植大球盖菇是农户脱贫致富‘零风险’的好路子,目前总种植面积近600亩,全县有林地面积10万亩以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临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争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户开展规模化林下栽培,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带动大批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桃林种油菜 收益大提升“以前,我仅仅是种植桃树,
在县农业和林业部门的帮助下,我又在1100亩的桃林下套种油菜,亩均增收700元。”6月23日,在平乡县梅花拳观光路两侧,刚完成油菜收成作业的前马庄村民孙玉锐看着即将丰收的100多亩桃林,脸上乐开了花。
孙玉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果林专家。在他的带领下,30余户果农成立了伊弄纳丰农业合作社。去年,通过调整种植模式,他们把过去单一种植桃树改为林下套种油菜。同时,实施“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参与修枝、采摘、运输、土地流转等各个环节,带动他们增收。“不仅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从3月赏花季,到5月至11月份的采摘期,来我们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还带动了旅游采摘消费,现在县里已经规划将这一带打造成‘十里桃花’长廊嘞!”孙玉锐高兴地说。
近年来,平乡县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效益驱动、扶持带动、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将梅花拳观光基地辐射的前马庄、后马庄、翟刘庄等村庄的1.1万亩绿化带、储备林、经济林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下间作,打造绿色经济走廊,把造林绿化与特色农业种植相结合,不仅为城市建设添彩,还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的双重目标。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