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0/1/22 9:32:22
玉米锈病是我国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此病多见于玉米生长中后期,除个别年份和个别地方发病严重外,一般为害较轻。1987年在河北宣化县、1991年吉林省中部地区此病曾在少数杂交种和自交系黄早四上一度流行,造成植株早枯,籽粒不饱满而严重减产。
症状
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果穗、苞叶和雄花也可受害。被害叶片初在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疱斑(此为病原菌未发育成熟的夏孢子堆),随着病菌的发育和成熟,疱斑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明显隆起,颜色加深至黄褐色,终致表皮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原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或其附近又出现黑色疱斑(此为病原菌有性态的冬孢子堆),疱斑破裂散出黑褐色粉状物(即病原菌冬孢子)。但在南方温暖地区,特别是广东,病菌冬孢子堆不一定产生。
病原
玉米锈病主要由担子菌亚门的高粱柄锈菌侵染所引起。另据报道,在台湾和海南岛,还可由多堆柄锈菌侵染引起。此外玉米壳锈菌还能引起热带型玉米锈病。
高粱柄锈菌夏孢子黄褐色,球形或椭圆形,单胞,厚壁,表面有细刺,具4个发芽孔,大小为24~32×20~28微米。冬孢子椭圆形至棍棒形,褐色,双胞,大小为28~53×13~25微米,分隔处稍缢缩,具浅褐色柄,柄与孢子等长或略长。
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作为再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烟台14号、农大60号、黄早四、5003等品种不抗病。高温多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发病,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
防治方法
应以种植抗病杂交种为主,辅以栽培防病等措施。
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1)选用抗病杂交品种,合理密植。
(2)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提高植株抗病性;适度用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
(3)及时施药预防控病。药剂防治以制种田和留种田块为重点。在植株发病初期喷施25%粉锈宁可湿粉或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超微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粉或25%敌力脱乳油3000~4000倍液,2~3次,隔10天左右一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