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年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简报第3期
来源:邢台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3/10 10:22:08 浏览次数:
编者按:2 月 18 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通报表扬 2020 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全国 106 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我市南和区榜上有名。市政府副市长胡仁彩对此专门作出批示:“对南和区村庄清洁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请市农业农村局总结提炼其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可积极争办全省现场会。”现将南和区村庄清洁工作经验做法予以刊发,供借鉴。
“三曲”联奏谱写村庄清洁行动新乐章
2020 年以来,南和区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在全面抓好“五清三建一改”的基础上,“三曲”联奏,助力村庄清洁攻坚行动,全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一、奏响村庄清洁“交响曲”。坚持区乡村三级层面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建立系统化、立体化工作模式。区级层面,抓统筹,强调度。坚持党政一把手挂帅,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全部下沉基层、包联乡镇,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观摩,直面问题,一针见血,将“真查、真批、真改”贯穿行动始终,高位推动责任落实。乡级层面,抓推动,强举措。8 个乡镇自发开展“比一比、看一看”活动,相互“走村庄、查不足、看变化”,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全域营造了“主街道漂漂亮亮,次街道干干净净”的村庄环境。村级层面,抓宣传,强管理。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村庄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完善农村卫生门前“五包”责任制,创新开展积分兑换、示范评比、红黑晾晒等动,群众参与度、认同感在乡音俚语和制度约束中不断提高。为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村庄清洁的热情和激情,发动群众对村内道路两侧及沟塘、河渠的生活及建筑垃圾、杂草、废旧农膜、塑料袋等进行彻底清理,确保群众房前屋后时刻保持干干净净;开展“小手拉大手”作用,积极引导中小学生与家人共同搞好室内、庭院及周边环境卫生,做到一日一打扫,一周一清理;每季度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动,通过示范带动,达到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农民群众的健康卫生习惯逐步养- 3 -成,参与村庄清洁和卫生保洁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二、奏响村庄清洁“进行曲”。聚力“清、建、管”,全面化解村庄清洁点、堵点。“清”出新颜值。立足各村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策方案”,按照“进的去、站的住、转的开、出的来”原则,持续开展“三无三增”(无垃圾杂物、无残垣断壁、无乱涂乱画;增绿、增亮、增景)攻坚行动,并配备湿式清扫车86 辆用于村庄环境的日常清洁,以往的残破处从“环境死角”变为“休闲一角”。“建”出新标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1.2 亿元,用于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 45 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村庄、44 个贫困村和 32 个“两高”沿线等村庄建设水平,全面推进硬化、美化、亮化提升行动。“管”出新常态。对村庄保洁实施网格化管理,将村庄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域,明确村、片、路、户四级监督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实现了村庄清洁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区人居办采取“现场督查+无人机抽查”相结合方式进行全区域监督检查,每月对 8 个乡镇 208 个村庄综合排名,并在全区通报,倒逼落后转先进。
三、奏响村庄清洁“协奏曲”。在抓好区级高位调度、乡级实地督查、村级触角管理的基础上,将村庄清洁与重点工作相衔接,切实巩固村庄清洁整治成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抽调 47名有工作经验的区直单位科级干部任乡村振兴特派员,其他村庄派驻区直单位工作队,协助乡村抓好村庄清洁行动;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沙河面业,推行“两不见面”土地流转模- 4 -式,企业每流转 1 亩地,向所在村集体每年支付 50 元服务费,为村级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结合脱贫攻坚行动,对 44 个贫困村重点整治,打造南和样板;开展“村企共建”行动,每个村庄由区内企业“一对一”联系,鼓励动员企业积极投身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村庄清洁行动大格局。与“星级”评定相结合。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区委组织部星级考核,对整治效果好、工作进展快的村党组“星”,整治效果差、工作进展缓慢的村党组织“降星”,将整治成效与村干部工资收入挂钩,多向发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实现高效落实。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