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邢台市产业扶贫典型——内丘:小苹果成就扶贫大产业
来源:产业扶贫办 发布时间:2019/11/25 11:27:12 浏览次数:
内丘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总面积7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县委、县政府将苹果产业作为扶贫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0.6万亩,开发出苹果脆片、苹果酱、苹果汁等系列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富岗”为代表的苹果产业品牌14个,技术指导覆盖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五省,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苹果产业年产值近1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2%。全县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7656户减少到418户,贫困发生率由7.89%减少到0.52%。
一、优质企业打造产业主体
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是在发展集体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干鲜果品生产经营,形成了“以果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为辅”的发展格局,探索出了“改革推动、科技支撑、市场引领、创新发展”的“富岗模式”,将小小的苹果做成了富民产业、知名品牌和健康文化,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富岗之路”,为带动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太行山中南部地区果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充分肯定。荣获“国家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等称号。
二、多措并举培强苹果产业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突出重点、适地适种、规模发展的原则,引导优质果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在山区形成了以富岗苹果为主的苹果、板栗、柿子等优质干鲜果品生态经济林带2012年出台《内丘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2年)》,规划建设面积达10万亩的苹果生产基地,形成西部优质鲜食区、东部鲜食加工兼用区产业格局。2016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扶持苹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丘县苹果特色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推进方案》《加快太行山苹果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打造育苗、种植、食品深加工、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特别是为完成李保国教授生前曾提出的建设“太行山生态大花园项目”,由河北农业大学编制的《河北太行山李保国生态大花园内丘试点建设总体规划》,于2018年11月18日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该县将结合脱贫攻坚、山区综合开发、全域旅游特色农业发展,在侯家庄乡178平方公里区域建设林果产业区、旅游休闲区、生态涵养区,建成生态大花园,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内丘县成立苹果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多项苹果产业扶持政策,明确绿色生态果园的打造标准。县财政每年列支资金300万元,专门用于苹果产业的补助和奖励,将项目、资金、技术、土地等政策向苹果产业经营主体倾斜,培育出富岗公司、富源生态园林、赛富林果品蔬菜公司、富岗果品专业合作社等40余家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建成了收购、冷藏、保鲜、分级包装生产线等物流设施,每年苹果收购销售量达到33.5万吨。相继实施了苹果优势主导产业项目、中央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农业促进项目等特色产业促进项目,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325万元,涉农整合资金825万元,带动近千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是强化金融保障。制定出合《内丘县“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实施意见》《关于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扶贫担保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形成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编制《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明白纸》,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级。针对太行山区生态林果种植企业缺乏抵押物实际,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并依托订单向农户发放个人贷款,创新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产品,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2018年,安排风险补偿金3000万元,累计为197户贫困户贷款964.1万元,有效发挥了金融助力扶贫的杠杆作用。
三、精准打造联结机制
一是“龙头企业+技术帮扶+农户”模式。每家农业龙头企业都制定了带动贫困户行动计划,将扶贫资金入股到扶贫龙头企业,实行保底分红10%,由政府进行监督管理,明确企业对扶贫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收益分配责任,变“资金到户”为“股权到户”、“效益到户”,贫困户在获得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技术帮扶,解决技术、管理、销售等难题。近几年,在富岗公司、百果庄园、昌盛达农业生态园等20家扶贫龙头企业,累计投入5135.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带动了7496户、12317人稳定脱贫。
二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内丘县充分发挥富岗公司、果美林业、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富岗公司与35个贫困村、1481个贫困户建立了万亩连销基地,严格落实富岗苹果生产技术标准,定期派技术员为农户免费指导苹果种植技术。对于基地达到公司收购标准的苹果,富岗公司等龙头企业给予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统品牌进行销售,许多在贫瘠山沟“刨食”的农民从此走上致富路。
三是“土地流转+入股+打工”模式,苹果产业的发展使昔日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荒山金贵”了。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该县引导贫困户将扶贫资金、流转土地等以入股形式,投入到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培育壮大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太行深山区的侯家庄乡荒山流转费,由以前的每亩300元上涨到1650元;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当年实现每户分红,以后逐年增长;吸收贫困户长年到合作社打工,每年到侯家庄乡苹果园季节性打工农民有3000多人,获得工资性收入2400余万元,实现贫困群众租金、薪金、现金“三金收入”。
四、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依托产业化项目,富岗公司分别在侯家庄村、界子口村九宅会村、小西村、云大村、北赛村建立了省力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6个,发展苹果种植面积2000亩。2015年,在侯家庄乡界子口、云大沟、张北洼三个贫困村作为试点,选取了3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建立了1000亩富岗苹果连锁基地。截止到2018年底,在侯家庄乡与35个村的13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共建立1000亩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大力推进绿色优质果品的产业化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富岗苹果生产技术标准,定期派技术员为农户指导苹果种植技术。项目建设后,连锁基地盛果期树亩产量3000公斤,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以特色苹果为主导产业,基本覆盖内丘县侯家庄乡,全乡苹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直接带动周边三十余个贫困村的1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人均增收2500元。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