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业 物价 病虫

2025年邢台市冬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建议

来源:邢台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9/29 15:34:00

当前,主体麦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前茬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基本与常年相近,可适时收获腾茬,但汛期以来降水分布不均,局部土壤墒情不足,需加强播种期间土壤水分保障,以利苗全苗齐。要紧紧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全面落实小麦全程精细精准管理,以提高小麦整地播种质量为主线,推进落实秸秆还田、深翻深耕、精细整地、种子包衣、镇压保墒“五大”措施,强化适期、适量、适墒、适机、适深“五适”播种,因地制宜应用微喷灌、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着力实现一播全苗,抓好冬前管理、病虫防控、防灾减灾,确保壮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丰收基础。

一、技术路径

重点是“深翻细旋精整地、适墒适期半精量、播前播后双镇压、因地因苗调肥水、一喷三防全覆盖”等,巩固提升山前平原高产田、大幅提升低平原区中低产田。普及推广液压翻转犁、驱动耙等耕整地机具,提高整地质量。加快推广耙播一体复式条播机等高性能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集成推广小麦适期晚播、深翻耙压、宽幅精播、多次镇压、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技术深入推进“四良”融合,持续开展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行动,通过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带动单产大面积均衡增长。

二、技术管理要点

合理安排前茬收获,适墒整地,高质量播种,科学管理,培育冬前壮苗。

(一)播种技术要点

1.优选良种,抗逆丰产。引导科学选种。根据生态条件、生产水平、产业发展需求、近年病虫害发生及产量表现等情况,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抗逆、节水、丰产品种。着力打造山前平原强筋小麦优势产区、黑龙港流域低平原区节水抗优质中强筋种植区

今年我市主推的节水稳产品种为:马兰一号、婴泊700、邢麦20、邢麦13、金钻九号、衡麦31、衡麦30、石麦26、石麦33、乐土808、冀麦765、众信麦998、轮选145、齐民21号等。

主推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为:中麦578、师栾02-1、藁优2018、藁优5766、冀麦U80、马兰6号、轮选45、中麦32等。

2.对路药剂,包衣拌种。引导落实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有效防治或减轻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及苗期地下害虫危害。以重点防治对象为核心,统筹考虑具有兼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进行药剂拌种,选择使用已经在小麦上登记的种子处理剂或种衣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推荐剂量配比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随拌随用。拌种时可添加含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氨基寡糖素、免疫激活蛋白等植调剂或免疫诱抗剂,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逆性。针对茎基腐病:推荐按照小麦茎基腐病应急防治推荐用药名单,选用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戊唑醇·吡虫啉、吡唑醚菌酯·灭菌唑等复配制剂或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三氟吡啶胺等单剂进行包衣拌种,同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等种传土传病害。针对地下害虫与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辛硫磷等药剂拌种或包衣。

3.秸秆还田,精细整地。坚持“碎、深、细、平、实”为秸秆还田标准。及时收获前茬成熟作物,趁秸秆含水量较高时进行粉碎。选择适宜农机具,秸秆粉碎12遍,作业后秸秆长度5~10厘米为宜,3~5厘米更佳,结合深耕整地和耙耢镇压,做到前茬作物秸秆切碎、撒匀、埋深、压实。建议每隔2~3年实施一次深耕,其他年份采用旋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旋耕后及时耙平镇压,紧实土壤、压碎土块,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提高小麦抗旱抗冻能力。

4.科学配比,精准施肥。坚持“有机与无机、大量与中微量、底肥与追肥”合理配施的原则,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高产攻关麦田亩推荐底施纯氮8~11公斤,五氧化二磷7.5~9.5公斤,氧化钾4~5公斤;中等地力麦田亩推荐底施纯氮6~8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氧化钾3~4公斤。沙薄漏地建议少量多次分施复合肥。秸秆还田量较大的地块,可增施秸秆腐熟剂或适量增加氮肥用量,促进秸秆分解。有条件地块建议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缺少微量元素地块,补施硫、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

5.“五适”播种,提高质量。坚持适期、适量、适墒、适机、适深的“五适”播种原则,综合运用小麦宽幅精播、规范化播种、播后镇压等技术。适期播种。冬性品种适当早播,半冬性品种适当晚播。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和今年气象预报,今年我市最适播期在10月14日—22日,最晚不晚于10月27日。建议适期晚播,降低冬前旺长风险。适量播种。根据品种特性、粒重、发芽率、播种期和地力条件合理确定播种量。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建议亩基本苗20万~25万。播后7天左右田间查苗,若出现“三寸缺苗,五寸断垄”,及时补种,保障适宜群体。适墒播种。前茬作物收获后先造足底墒,再整地备播,除黏土地外,避免浇蒙头水。掌握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时播种。前茬作物成熟较晚、茬口衔接紧张的地块,可在收获前10~20天浇水,争取农时,实现“一水两用”。适深机播。选择带导航的拖拉机作为动力牵引,推荐使用大型智能机具,推广窄行精量播种机、耙播一体机、宽幅匀播机,播深3~5厘米,行进速度以每小时5公里为宜。

6.播前播后双镇压。整地后土壤喧松的地块应选用专用镇压机进行播前适度镇压。播种时首选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镇压一体机,随种随压,沉实土壤、压碎坷垃,提高播种作业质量和土壤保墒能力,利于麦田抗旱抗寒。应用不带镇压器的传统播种机具的麦田,可在出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进行专用镇压器镇压,重量控制在每延米150公斤为宜。

冬前管理要点

7.防治禾本科杂针对开展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兼顾阔草的杂草秋治,合理选择对路药剂,严格按照药剂推荐使用浓度喷施,切忌重喷漏喷。秋季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小麦3至5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日平均气温高于8℃。推广使用自走式喷雾喷杆机等先进设备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提高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

8.墒适时冬灌提倡因地制宜、适时适量浇好越冬水,增加土壤墒情、踏实土壤,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浇冻水的时机建议掌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4℃、灌水可及时下渗时进行灌溉。灌溉量应统筹节水和防冻,避免大水漫灌。播后镇压到位、冬前土壤墒情好的麦田,可不浇越冬水。沙薄地优质强筋麦田建议灌越冬水

9.因苗合理促控冬前群个体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越冬前采取机械镇压,控旺壮。底肥不足、苗子偏弱的麦田,结合冬前浇水,适量补施化肥,促弱转壮。

10.划锄弥缝防冻。冬前降雨和灌溉越冬水的粘质土壤麦田易出现龟裂现象,可在越冬初期及时划锄破除板结、弥补裂缝,利于提高麦田抗寒防冻能力。

11.引导麦田禁牧。减少越冬期畜禽啃食造成的伤苗死苗。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