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干起新农活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12 10:24:28
“大家看看这个定西宽粉,这是用甘肃定西当地纯马铃薯淀粉制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久煮不烂,口感软糯又Q弹,咱们在家吃个火锅炖个菜都很适合……”这是山东省青岛市首届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技能竞赛的现场,由农民组成的直播团在短短2个小时内,就帮助销售定西农特产品2100多单,价值5万余元。
信息技术时代,不仅农业生产要装上“数字芯片”,农民也要通过不断学习装备“数智大脑”,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青岛通过赛训结合的方式培育农民直播技能,为人才搭建平台、集聚资源,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带头人,打造电商直播带货专业团队,带动农产品营销新模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线上数字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田间到直播间,一场致富增收的新农活
“要做好新时代的农民,不能只在地头蹲着,我从3年前开始摸索着在网上拍摄小视频,介绍我们合作社的贝贝南瓜和草莓、西红柿等产品,几年下来不光产品打开了销路,我也在这一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说话的是来自青岛农恩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罗萌萌,凭借娴熟的直播技能和出色的现场卖货能力,她在这次青岛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技能竞赛中获得了“直播状元”称号。
在青岛,像罗萌萌这样通过直播方式销售自家或者周边农产品、开启增收渠道的农民越来越多,这支玩转互联网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正在迅速壮大。
如今,直播带货早已不是“王谢堂前燕”,以疾风迅雷之势飞入了“寻常农人家”,让从前拿锄头侍弄庄稼的手拿起了手机这个“新农具”,在互联网加持下开始从事直播销售的“新农活”,加速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销售模式的转变,青岛此时举办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技能竞赛恰逢其时。
青岛市农技中心农教部工作人员江玉萍介绍,这两年直播已经形成了大众化浪潮,青岛很多农场主、小农户等也在这波浪潮下开始涉足小视频制作和直播带货。今年,农技中心对全市农民直播情况进行了摸排,农民们几乎都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发布过作品。
“参加竞赛的选手中既有粉丝量超百万的‘大V’,也有粉丝量仅有几百人的直播带货新手,我们通过培训、比赛选拔的方式,让一部分比较有潜力的农民主播先发展起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农民搭上互联网直播这趟快车。”江玉萍介绍。
赛训结合,一个新农人“补课充电”的新模式
“这个比赛不光是竞赛评奖,更重要的是有专业老师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加上实操强化,我们知道了如何吸引流量、营造产品爆款、提高产品溢价率,都是实打实有用的知识。”说起这次直播培训的收获,来自胶州玉王玉农业有限公司的李璠有一篓子话要分享。
青岛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技能竞赛与其说是一场竞赛,不如说是一次创新培训方式的实操练兵。记者了解到,为了增强新农人在电商直播方向的实战能力,竞赛采取“6+2+1”赛训结合的模式,即6天的线上培训、2天的线下集训以及1天的“真店、真货、真交易”的实操竞技,让学员们在学一学、练一练、赛一赛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在培训课程中,我们邀请了多位资深导师现身教学,为选手们倾囊相授私域流量运营、抖音同城‘爆流’、摄影剪辑等技能要点。”青岛市农技中心农教部部长张新说道。
“直播带货时有什么是要注意避忌的?产品怎么介绍更让人愿意看?直播时的灯光、摆设有什么技巧?”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花带着一肚子问题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大赛培训,她告诉记者,自己经营着一家1500亩的家庭农场,平时收白菜时就在网上卖白菜,收地瓜时就在网上卖地瓜,销量不错,但是限于这些作物都有季节性,续接不上,导致粉丝粘性不强,她也想通过此次培训和竞赛跟同行们在切磋中互相学习,算是农忙之余的“补课充电”。
经过理论测试和实操带货两个单元的选拔,从高素质农民主播的形象、直播话术、在线人数、带货水平、控场能力、销售总额、直播间效果及个人才艺展示等方面综合考核,大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2名。
“我们通过竞赛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全域,集聚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直播规范、业务精湛的本土直播带货达人,为助力青岛和协作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营销新模式。”张新说。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