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谈村:团结一心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来源:邢台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25 14:16:5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10月24日天刚亮,信都区路罗镇英谈村村南,村民路召民一边修缮村里古建筑,一边用手机反复收听着党的二十大报告。
“近几年,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发展旅游业,也越来越重视对‘原汁原味’的保护。俺这老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工资不比外出打工差。”路召民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革命文化。咱英谈就是活生生的文化宝库。”
英谈村地处太行山深处,抗战时期,曾是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总部所在地。在英谈村的近3年间,冀南银行累计发行壹角、伍角、贰圆、拾圆、壹佰圆等20多种面额的冀南币400多亿元,在发展根据地经济、支持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谈村也被后人誉为“红色堡垒村”。
“抗战时期,英谈村留下的红色记忆,是我们要重点保护的宝贵资源。”英谈村党支部书记路志勇告诉记者,在伟大建党精神感召下,英谈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前进动力也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要把家园打造成山更青、水更绿、村更美、民更富的示范村。
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英谈村的共产党员帮助来村里的八路军找住处,带头腾出自家房屋、窑洞、羊圈给八路军使用,并主动为他们提供后勤补给,把守寨门。英谈村民郑小金在身中数枪的情况下,把日寇“扫荡”的消息报告给冀南银行总部小院,为保护印钞设备争取了充足的时间……“经历过抗战岁月,英谈村人明白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路志勇说,过去,村里自然环境恶劣,乡亲们一起治滩、治山,植树造林。进出村子的道路难走,全村齐动员,建成6米宽、2500米长的进村路和23米长的进村大桥。时至今日,英谈村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以上,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河道1500多米,打造水系景观1.85万平方米,配合建成观景步游路1000米。
连年来,英谈村凭借好生态和好风气,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持续吸引八方游客。截至目前,常住人口仅有300多人的英谈村,已发展农家乐20多家,村集体旅游业年收入达100万元。经过统一培训,全村旅游业从业人数达150多人,几乎人人都能当导游,都是红色历史的宣传员。
“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英谈村村民、农家乐老板刘二妮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还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一心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化新农村,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