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业 物价 病虫

田畴处处展新颜 ——我市农业生产工作综述

来源:邢台日报 发布时间:2022/2/21 9:34:41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我市着力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聚焦关键领域,坚持重点突破,突出项目载体,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一个个数字,记录下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过去一年的坚实足印:

       2021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完成331.3亿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8元,同比增长10%;

       新建高标准农田43.13万亩,新增“万元钱”面积100.24万亩,全市粮食总产同比增加8500万斤;

       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

       新增威县君乐宝、宁晋贾家口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新认定市级合作示范社7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8家。

       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2月20日,在宁晋县盛吉顺羊肚菌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只见一朵朵羊肚菌菌盖饱满肥厚、菌柄光滑如玉。

       “我们对菌种的改良和提纯,羊肚菌长势非常好,今年第一批羊肚菌正在陆续上市。”该合作社技术总监李建华告诉记者,合作社建设食用菌标准化基地300亩,年产食用菌5600吨。按照现在市场价格来算,每亩地的产值能达到10多万元。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千斤粮、万元钱”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邢台实践和具体探索。

       近年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市加快推进以“千斤粮、万元钱”为标志的农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四梁八柱”之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亩均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55.38万亩,总产97.89亿斤,占全省七分之一左右。优质强筋小麦面积150万亩;中药材形成了东部平原产业区和西部太行山产业带,巨鹿县、内丘县分别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邢枣仁单品生产集散地;以富岗苹果、浆水苹果、威县威梨、宁晋鸭梨、威县葡萄为主的水果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以宁晋、柏乡为主的羊肚菌产业全省面积最大;全市生猪产能恢复比例达到144%。6个万头以上高端牧场全部建成,威县建成亚洲最大的万头奶牛产业集群。拥有全国宠物饲料10强企业4家。全市鲈鱼在养面积3500亩,鲈鱼养殖产量1200吨。

       今后,我市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亩均效益,打造农民增收新引擎。以蔬菜、中草药等为重点,打造30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宁晋县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以来,与省农林科学院以“节水、优质、绿色、高效”为目标,全力打造粮食作物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

       隆尧县凭借强筋麦全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该县依托东方食品城的食品产业基础,按照“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思路,持续做强食品产业链、供应链,打造“舌尖上的隆尧”品牌。

       柏乡县获批全国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该县全面叫响“北方硒谷·康养柏乡”新名片,以“硒望柏乡”统领“小米、杂粮、桑叶茶等特色农产品,将“柏乡富硒麦”作为战略重点,打造农业领军品牌。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厚植现代高效农业新优势,不断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目前,我市拥有临城核桃、威县威梨、巨鹿金银花、邢台酸枣仁、浆水苹果、宁晋羊肚菌等11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清河山楂、南宫黄韭、隆尧小孟甜瓜等7个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21年,我市新增入库5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362个,总投资134.93亿元;争取省级以上财政项目120个,涉及资金26.44亿元。全市共谋划建设了粮食深加工、肉类深加工、乳制品、宠物食品、现代农机及食品 机械等5条涉农产业链。

       聚焦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动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50.5万亩,土地流转率39%;规模经营面积215.6万亩,规模经营率61.5%,规模经营主体14156个。全市共有注册家庭农场5741家,农民合作社9712家。

       培树龙头企业助力产业聚集发展

       我市立足农业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培树了今麦郎集团、金沙河面业、光明九道菇、玉锋集团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如今,今麦郎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并拥有世界最快的饮品灌装生产线;金沙河面业是全球最大的挂面生产基地,连续多年产销量全国第一;光明九道菇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玉锋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B12生产基地。

       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9家、省级重点90家;拥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4个,其中省级联合体27个、市级73个。

       “现代农业园区是聚集智力创新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在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发展格局。

       目前,全市已建现代农业园区8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4个、市级46个、县级14个。

       今年,我市将集中力量打造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争创省级及以上标准化示范规模养殖场10个,重点打造“两带一基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不负春。放眼全城,春风吹醒了沉睡一冬的土地,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崭新画卷正在邢州大地万里田畴上徐徐展开。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