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业 物价 病虫

不恋年 增收忙---广宗县盐场村菜农因地制宜种植错季果蔬

来源:邢台日报 发布时间:2021/2/19 9:41:19

 

        2月18日,春日暖阳普照大地,广宗县广宗镇盐场村500余座错落有致的高标准蔬菜大棚熠熠生辉。早晨8点,菜农们已忙活起来,浇水、施肥、摘瓜、装筐、搬运。“来自各地的批发商就在地头等着装货,春节期间也没休息。”菜农王喜保说。

       “年要过好,棚里的活也不能耽误啊!要想种好菜、收成好,就得勤快赶早。”曾是贫困户的王喜保边说边邀请记者到大棚里看看。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清醇的黄瓜香沁人心脾。王喜保的老伴李秋双正在浇灌水溶肥。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啊!”王喜保说,2016年,他家申请扶贫小额无息贷款5万元,建了这个暖棚,上茬种黄瓜,下茬种西红柿,年纯收入五六万元。

       在不远处的一座蔬菜大棚里,曾经的贫困户王贵兵正麻利地摘下一根根鲜嫩黄瓜,整齐地装在筐里。顺手拿起一根咬上一口,脆爽甘甜。“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解决了销售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我们两口专心种好蔬菜就行。一年下来,收入不错。”王贵兵笑呵呵地说,2020年,他又租了一个2亩的暖棚。

       黄瓜走俏市场,是盐场村做大“菜篮子”文章的生动实践。三年来,为扩大规模形成优势,该村重点围绕“菜篮子”做文章,流转土地3500亩,建成蔬菜大棚550个,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大棚西红柿、黄瓜、甜瓜等错季果蔬,补齐冬季生产“短板”,增强价格优势,每棚年收益6—12万元。村民们尝到绿色产业的甜头,一年四季干劲十足,即便是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也处处是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象。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输血’‘造血’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彻底帮助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盐场村党支部书记王庆勇说,目前,当地已形成以盐场村为中心,辐射南小东村、楼李庄村等周边村的蔬菜大棚特色农业园区,年产有机蔬菜3300万余斤,走上了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江苏、新疆等省市居民的餐桌。

       在破解“增收难”问题上,盐场村着力夯实“四根支柱”,从山东寿光引进种植技术,线上线下邀请寿光专家教学21人次,筑牢技术支撑;稳固传统市场,积极与县电商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网上销售;荣誉激励,鼓励村民参与“致富带头人”“自强之星”等荣誉评比,引导村民靠劳动致富;增加就业,已解决40余名群众在大棚园区就业工作。

       产业旺了,村子美了,生活富了。昔日贫困村脱胎换骨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盐场村被授予“2018年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