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 传承保国精神助农脱贫增收
来源:邢台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26 10:45:33
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队长、贾庄村的贾志华就起床了。打开手机,他在朋友圈“网祭追思‘太行新愚公’”的分享里点亮了一支蜡烛,以怀念自己的恩师李保国。随后,他便开始在微信上一一回复村民关于果树种植问题的咨询。
向果农传播科学的管理技术,贾志华跟着李保国教授学了十几年,也干了十几年,当服务队队长,是近几年的事。1998年他初中毕业,家里年收入不足2000元。上不起学,他只好辍学打工,搬石头……苦活累活都干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父亲听说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来村里选拔年轻人进修果树管理技术,便给贾志华报了名。后来在李保国的帮助下,贾志华进入了当年的河北林学院,学习果树管理知识。原本一个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的山区孩子,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在农大进修期间,贾志华除了学习果树管理,更从李保国老师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们搞果树研究,归根结底是要为农民服务。”李老师的这句话,贾志华一直记在心里,也让他萌生了用科技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想法。
贾庄村所在的临城县赵庄乡,地处太行山东麓,全乡耕地面积约1.8万亩,山场面积约35万亩,过去由于荒山碎石较多,且只靠人工治理,林果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受限。
2005年,在李保国的指导下,赵庄乡贾庄村、东沟村、东山底村等开始动用机械“开沟换土,客土造林”进行土地治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8年的努力,村民们承包的荒山治理完毕,大家纷纷种上了绿岭品种核桃、富岗苹果、燕山板栗等果树。
其中也有贾志华一家。贾志华父亲多年前承包的荒山,现在也变成了“金山银山”。2014年,贾志华一家的年收入达到了10余万元,成为村里最早脱贫户之一。
“在太行山区,像我一样因为遇到李老师而改变命运的人还有很多。”贾志华说,“李老师当年教给我们科学的管理技术,果品质量提高,大家赚了钱,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2016年4月李保国去世后,为传承李保国精神、传授科学管理技术,同时为纪念李老师,他生前所带领的技术服务队改名为“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贾志华任队长。在李保国老师爱人郭素萍的带领下,服务队成员先后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湖北、天津、新疆、广西、安徽等13个省市、300多个县讲技术、解难题,发放核桃树管理技术资料8000多份,受益果农近万人。
现在,贾志华和队员们一起,不停地奔波在田间地头。“李保国老师说过,把他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他。我们现在就要拼尽全力为果农送温暖、搞服务,这也是用行动传承李保国精神。”贾志华说。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