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邢台市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一):南和区三思镇南韩村

一、基本情况

南韩村位于南和区三思镇东部,共有547户1779人。近年来,南韩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强化村民自治作用,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1600亩耕地全部流转,年集体收入达到30余万元,该村先后获评“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庄”“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河北省美丽乡村”“全省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示范村”“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60余项荣誉。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村党组织领导有力。村党支部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承诺践诺、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在村党支部牵总下,结合党员居住位置和个人特长,在网格化模式内细化街巷精细化管理机制,全村56名党员全部包联农户,在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困难群众帮扶等事务中带头示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村民自治依法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乡村治理工作,推动以德扬善、摒弃陋习、弘扬美德、鞭策后进风气形成,该村成立乡贤道德评议会,在传承美德、引领乡风、宣传政策、讲理评事、止纷定争等事务上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健全红白事人员的选配、章程制定、办事流程、办理标准、场所建设、公示和监督等工作机制。自成立以来,红白理事会已组织操办村红白喜事百余场,以文明节俭的办事理念,积极倡导“光盘行动”、“绿色殡葬”,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健康发展。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活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建设工作纳入管理,严格落实村规民约监督公示制度,将村内的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事宜规范化、制度化,使“难监管”变成“人人管”,促进乡村文明。

3.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开展法治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全民阅读”活动,向村民宣讲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科学技能、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养生保健等丰富多样的知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成立“小马扎”宣讲队,把党的温暖和政策法规送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利用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场所,年均举办12场讲座,覆盖村民1500人次,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健康习惯。二是建设法治阵地,结合村庄规划,建设了法治主题公园,通过设置法治宣传栏、法治景观小品等方式,宣传法治理念和基础法律知识,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三是宣传正面典型。每年在全村范围内召开“好媳妇、好婆婆”“和睦家庭,学习家庭”评选活动,共有20余人次获得了南韩村“好媳妇、好婆婆”荣誉称号,助力良好的家风村风典范形成,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家庭、美丽庭院不断涌现。

4.文化道德形成新风。一是发掘“宗义”文化。南韩村充分总结提炼自身“义”特点,对村内善义来源起承进行表述,充分挖掘本村“宗义桥”典故,通过县志等文献,对南韩历史人物李宗义耗尽家产修桥方便村民出行的事迹进行整理,传承历史文脉和文化。二是高标准建设南韩村史馆。收集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犁、耙、桌椅、门、老地契等各类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百余件,一一陈列,同时编撰村志村史,让村民们在观看村史馆的过程中,感受南韩历史,学习南韩美德,提升自我文明素质。三是成立“五老宣讲队”。在传承美德、引领乡风、宣传法治、缅怀历史等方面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成立了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组成的“五老宣讲队”,围绕“学、传、新、评、健”等内容,开展多形式宣讲活动,尤其是利用村民礼堂、村史馆等阵地优势,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及寒暑假,由“五老”对村内的青少年们进行授课,让青少年们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奋斗的热血澎湃,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让文明法治乡风在村内持续传承。

5.乡村发展充满活力。一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借助南韩村毗邻高速公路下道口和省道的优势,带动农户积极发展汽车维修、餐饮等服务业和工业企业,并建设电商孵化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特色农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5%。二是大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推进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实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小游园3个、敬老服务中心1个,2025年春季村内栽种红叶石楠、榆叶梅、玉兰等花灌木共计1300株。三是壮大志愿者和文体队伍,南韩村把党员、干部、知识分子、艺术能人吸纳和充实到志愿者队伍中,利用双休日、农闲日等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文化教育、文化培训、文化辅导、关爱留守儿童等多项服务,推动乡邻互帮互助,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6.社会安定有序。南韩村首创道德红黑榜,红榜用于宣传移风易俗典型和好人好事,黑榜用于曝光违反村规民约等反面典型和不良行为,形成了良好震慑力和约束力,引导群众改变陋习,向文明看齐,有效抵制了黑恶势力和封建迷信活动的侵袭。设立南韩村“能人调解室”,整合法律顾问、乡贤等资源,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服务,化解率超90%,一大批信访和违法隐患被消除,成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709号   版权所有: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冀ICP备19027570号   网站标识码1305000041

中文域名: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政务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19-31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