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控情况
当前小麦正处于灌浆期,长势较好,病虫害发生面积1467.5万亩次,防治面积1790.25万亩次,以小麦红蜘蛛、蚜虫、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条锈病、白粉病等发生危害为主。我市按照“抗疫情、防病虫,两手抓、两不误”的总体思路,狠抓“一喷三防”的宣传发动与措施落实,全力保证小麦生产安全。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专题安排部署
4月16-17日在南和县和隆尧县分别召开全市小麦吸浆虫等主要病虫害防控现场培训会,对小麦吸浆虫防控技术进行培训,安排部署全市小麦吸浆虫等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4月19日召开全市小麦条锈病暨主要病虫害监测防控推进工作视频会,要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做到对小麦条锈病密切关注、精准预测,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及时防治、除恶务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二、及早发布预警
广泛发动群众,联合种植大户、新型主体、合作组织等开展小麦病虫害普查。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块”的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密调查频次,加大普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及时防控,确保小麦病虫害不大面积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首次发现必须立即逐级上报。坚持周报制度,通过“河北省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平台”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
三、加强宣传培训
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利用现场会、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农村大喇叭、微信以及明白纸、技术挂图、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培训,普及小麦病虫害的识别、危害和防控知识,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全市组织召开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会、培训班10余次,发布病虫情报50余期,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
四、加强督导检查
4月20日,市局印发《关于加强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组建3个小麦条锈病及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督导组,进行为期20天的督导。4月23日下午,我市沙河市桥东办事处杜一村首次发现小麦条锈病,当地农业部门随即开展防治。截至4月30日,我市已有沙河、临西、南和、清河、临城、隆尧6个县(市)发生小麦条锈病,涉及面积6000亩,已全部进行防治。
五、压实属地责任。
4月28日在临西县原种场召开了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对全市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及“一喷三防”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小麦条锈病及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对工作不到位,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的,要严肃问责。
六、推进统防统治
全面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一喷三防”工作,施用对路药剂,全面兼治小麦条锈病;动员所有植保服务组织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利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植保机械,全力投入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目前全市出动无人机200多架,大型植保机械350余台,确保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顺利开展。
2020年5月8日